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在拍摄、监测、农业、救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50%以上。预计到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750亿元。但是,由于无人机数量猛增,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据悉,今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有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全国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因此,6月1日起,根据中国民航局下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个人购买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50克(含250克)以上的无人机,须在8月31日之前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实名认证。
然而,实名登记系统上却存在着不少漏洞,比如,在各类信息栏随便填写随机的无人机编号和符合格式要求的个人身份证号,结果显示认证都通过;填写的姓名和身份证上的名字不对应的情况下,审核仍能顺利通过;以及,系统对无人机序号及其对应的无人机机型似乎没有分辨能力,如果把一串相同的无人机序号标记为不同的生产商,竟然都能通过......这样的实名登记结果,使得无人机监督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至今,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实施已经近6个月,这一实名登记系统也在逐渐完善,乱填身份“蒙混过关”已变得越来越难。尽管无人机监管责任到人迈出了第一步,但一些业内专家仍强调,仅有实名登记、电子围栏等官方现有手段进行监管是不够的,无人机监管责任到人还需要更多技术手段配合。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无人机监管责任到人?确保用户在实名登记的过程中提供的信息是准确无误,与本人是相匹配的呢?
其实,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不过是小菜一碟。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需要实名登记、实名认证的机构已启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系统。并且,据厦门云脉技术公司的专家介绍,人脸和指纹、虹膜等都具有唯一性,都可以作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明。而人脸识别相较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方式来说还具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点,就是它的“非接触性”,这能够大大提升系统的相应速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度。
而厦门云脉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型公司,为积极响应各行业在线实名认证的定制化需求,推出了实名认证系统,为实名认证提供了安全性、准确性、便捷性等多重保障。云脉技术的实名认证系统,复合OCR证件识别与人脸识别两种高精度识别技术,并结合人脸动态活体检测技术、语音确认等技术,保证良好用户的体验下,对用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审核,实现“人证合一”。
防范隐患,安全第一。有关专家认为,日趋严格的监管将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实名制将开启中国无人机正规运营的序幕,同时加速行业大洗牌。